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方志动态

市人大陈建华主任出席《广州大典》与岭南家书家训家风学术研讨会

来源: 日期:2017-12-29

  市人大陈建华主任出席《广州大典》与岭南家书家训家风学术研讨会

  ——第27次广州市情专题活动之研讨会专题

  12月29日下午,广州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州市地方志学会与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承办的“《广州大典》与岭南家书家训家风学术研讨会”在市地方志新馆(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多媒体会议室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州大典》主编陈建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副主任胡巧利,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市社科联副主席郭德焱、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平清等主办和承办方领导以及论文作者、广州地区高校、社科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参加会议,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小晶主任汇报了学术研讨会筹备情况和50多篇论文的特点。广东文化协会会长李明华、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杰、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刘正刚、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冉彬等10位专家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会议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主持。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州大典》主编陈建华作总结讲话,对专家们深入独到的研究表示赞赏和感谢。陈建华指出,岭南家训文化传承自中华文化,延续千年,影响深远,并传播到海外,在华侨华人中传承,培育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家的研究,正是对《广州大典》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家风文化的挖掘,对于建设良好家风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深邃的思想和创新的理念。陈建华表示,编纂《广州大典》,目的就是为学人研究提供基础文献,方便专家查找资料,很高兴看到《广州大典》已经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成果。专家们在引用《广州大典》文献的同时,发现了新的文献,提出了补遗的意见,非常有价值。专家们对于十三行印章、外文广州文献、民国报刊资料、江西甘泉学派等的研究,以及关于召开历史名人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建议,很有启发。陈建华强调,要建立健全《广州大典》成果转化体系,依靠各方力量,研究阐发、传播交流、教育普及、创新发展等方面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广州大典》的丰厚价值,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陈建华希望,全市广大社科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深入研讨、百家争鸣,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社科研究成果,为《广州大典》二期文献征集出版编辑工作献计献策。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

  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小晶主任汇报了研讨会筹备情况,着重介绍了50多篇论文的特点。一是研究针对性强。李明华、曾应枫、刘正刚、吴冉彬、陈予欢、王富鹏、文远竹、黄忠鑫、胡文中、詹佩霞、刘浪、吴石坚、何咏天、刘正刚、王晓东、程大立、廖运章、潘刚儿等专家、学者得36篇论文对孙中山、梁启超、詹天佑、骆秉章、廖仲恺、何香凝、屈大均、郑观应、霍韬、方献夫、张维屏、许外芳、何森、姚莹、黄节、邹伯奇等名人的家书、家训、家规、家风以及为学为师、治人治世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整理、分析和研究。冷冬、王杰、李绪柏、王海、冯先思、刑照华、张靖、谢燕洁、林佳萍等专家学者近20篇论文对《广州大典》有关文献及其二期(民国编)工程进行了探讨,为《广州大典》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思考。二是研究领域广泛。如曾应枫、凌晓红、刘志永、胡新、吴建新、杨宏烈、张纹华、黄利平、曹磊等专家、教授、学者的论文从一个镇、一个村,一个宗祠,一个家族阐述到一个名人的家风、家书、家训故事。又如崔淑琴、孟育东、谭元亨、蒙启宙、陈永华、李翰等专家学者对古代、近代、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家风家训的经济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思考,得出新的结论,启迪后人。整体看来,论文理论水平较高,集中展现了岭南和广府传统美德,集中展现了岭南和广府传统美德,对于促进当代家风建设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广州大典》和岭南家书家训家风的深入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将丰富广州市地方志馆名人展区内容。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探讨了《广州大典》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以及优秀家书、家训、家风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广东文化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参事、研究员李明华阐述了中国古代家训与齐家观念,引用《朱子家训》等名人家训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齐家”、“传家与旺家”等齐家观念,呼吁全社会重视家风建设,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王杰探讨了《广州大典》对于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家训有内核,没有阶级性,但须与时俱进;家风有个性,没有围墙,须与学校社会联动;家风靠积淀,须久久为功。广州文史研究馆馆员李绪柏指出,要大力宣传《广州大典》的史料价值和丰富内涵,召开历史名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力打造广府文化交流品牌。广州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应枫表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承载着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要继承和发扬百年广彩艺人的家风家训,为培养新一代广彩艺人奠定基础。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冷东说广州大典是广州文脉的体现和延续,失而复得的十三行印章可以为《广州大典》增光添彩。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刘正刚教授剖析了郑观应的家风家训和《盛世危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对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品格的跨时代桥梁作用。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冉彬介绍了伟人故里历代先贤的廉洁品格,及当代儿女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家训的良好局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海教授提出,《广州大典》要重视外文文献,并介绍了《中国丛报》等外文文献。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先思对《广州大典》未收桂文灿著述两种进行了考证和阐述。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邢照华就《华字日报》对于广东社会史料的价值及其对《广州大典》编辑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市社科联主席曾伟玉在主持过程中,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了一一回应。如关于尚未收录的文献,已经计划编纂《广州大典》补遗编;对于民国报纸的整理问题,表示报纸规模宏大,内容涉及面广,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海外文献的整理,提出要建立合作机制,中山大学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可组成团队,推进海外文献的广泛征集工作。

  为弘扬《广州大典》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市地方志办结合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对《广州大典》进行转化和创新,在地方志新馆专设了岭南家书家训家谱家风展览。一是重点展示《广州大典》中名人的家书家训家教家风,如梁启超、孙中山、郑观应等名人的家书家训。二是重点展示《广州大典》中传统家训家风对今天家庭家风的滋养,如2014—2017年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的9个广州家庭的先进事迹,展示这些家庭从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良好家风的情况。三是现场播放家风视频和动画片,包括《梁启超和他的儿女》、全国最美家族——麦贤得家庭《战斗英雄 好妻子》、动画片《广州市家风家训家教十大金句》。四是展示地方志馆的馆藏家谱珍品,让这些岭南家书家训家教的生动故事,春风化雨,启迪后人,使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受益于《广州大典》这一优秀文化巨献。在研讨会开始之前,与会专家参观了广州市地方志新馆以及岭南家书家训家谱家风展览。

 

 

 

  文:胡建平 图:周雅玲 常国光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