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鉴研究 > 理论探讨

也谈方志读物可信性和可读性

来源: 日期:2018-01-02

  也谈方志读物可信性和可读性
   
  【内容摘要】本文把方志读物需要可信性和可读性视作毋庸置疑的命题不加展开论述,篇幅留给具体可行性操作。所谈只是基层方志工作者的点滴实践。
   
   “少信史鉴,多读兵法”一说由来已久,乐观地看也许主要针对古代史籍读物而言。近期有人力证“触龙说赵太后”不合常理,其史实真相并不存在,这个名篇仅仅因为文采超卓而传诵今古,无人起疑,连太史公也上当,照抄《战国策》相关文字纳入《史记》,云云。有人进一步指说,方志读物普遍枯燥乏味,读之使人昏昏欲睡,假如能写得像“触龙说赵太后”那么跌宕起伏、朗朗上口、充满戏剧张力,志鉴书籍早已走近寻常百姓家,充当主流工具书了,只因为应了孔夫子那句老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地方志读物总是被束之高阁,或沦为摆设。
   “少信史鉴,多读兵法”指出史志可信性的堪忧。兵法,可以理解为常识、常理、客观规律,并非独指兵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则直指史志语言单调,难以卒读。这两种意见犹如双重压力,令一些现代方志工作者产生深重的忧患意识。即使存在各种地缘和流派差异,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提高真实性和可读性已成为保证志鉴质量的两大抓手。
  一、存真求实的空间和做法
  存真求实是修志编鉴的光荣传统,也是志鉴书最基本的编纂原则。现阶段存真求实的空间盈余到底还有多大?编纂者还能做些什么?
  (一)是“芝麻”还是“遗珠”
   预备入载志鉴的史料,历来有西瓜与芝麻之别,底线是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许多被舍弃的“芝麻”,其实是“遗珠”。
  1、党和政府的工作无小事,尽可能做到入载零遗漏(但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法规)。
  2、改善重经济轻人文的入载格局,给予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风土等部类更大的空间比例,
  3、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状况、尤其是特色状况,可入载的空间更大。例如文化工作,既要记录群众文化馆倡导的活动,也要为群众自发的文娱活动预留一席篇幅。民间的内容最难收集,但也是非常应当收集的资料。
  4、多参考各类文史研究机构和文史爱好者的资料。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有更多精力投入文史研究,院校和民间的文史研究机构比比皆是,还有很多文史考证爱好者撰文出书,可以与他们保持交流,以便筛选、甄别有价值的信息。
  (二)两种加添真实性的写法
  1、双面写作角度。党和政府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志鉴传统的写作角度一般从政策执行者的角度记叙,较少从受众面角度着笔。例如劳动志除了记载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还可以注意记载外来务工人员对相关政策的承受情况。农业、卫生、城乡管理等内容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对日常生活有直接影响,是大家关心的话题,适当调整写作角度,可使读者感觉到自己亲历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远离现实的抽象数据和概述。
  2、纵向全貌式呈现。为了达到用真实性征服读者的目的,志鉴书必须尽可能提供完善的资料,具备能让人作出判断和借鉴的前提条件。志书讲究纵向清理事物发展的因果线索,年鉴也可以借鉴志书的某些写法。传统年鉴偏重对表面成象的归类陈述,修志往往不停留于由起因引发的结果,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起深层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过程中,以下情况可以考虑纵向全貌式单独成篇处理:一是难得一遇的、当年度独有的盛事盛会。二是党政各部门必须共同参与的年度性重大活动。三是辖区内实施的重大决策和举措(或启动),将对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中、远期影响的重点工作。这三类情况一般都能穿插散见于年鉴各供稿单位的表述,把这些内容系统地梳理成篇,是给予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大事特事一个实事求是的历史品位。某些国计民生重大项目运作推进过程艰难复杂,民间不一定知情,百姓不一定知情,年鉴编纂部门作为相对知情者,有责任全面记载政府曾倾力驱动的重点工作,向完整要真实,这是恪守述而不论、“不虚美、不隐恶”原则内的无声强调,有助写出令人信服的历史。
  二、规范典雅的语言和严谨简朴的文风
  传统方志编纂并不大张旗鼓提倡可读性。随着时代变迁,传媒手段日益先进和廉价,大家可看的东西越来越丰富精彩而且触手可及,方志读物的可读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许始终无法跑赢影视剧,但越早作准备越免被动。
  (一)简朴严谨不等于排斥文采、拒绝修辞
  简洁严谨朴实的文风是为了节省篇幅记载浩繁的史料,体现方志内在的本质要求。但志鉴与“生动”二字并非水火不容。在“自然风物”、“生态环境”等篇目合理追求行云流水的散文意境,在“人物传记”运用形象刻画和事迹情节捕捉戏剧魅力,在“文化传承”营造婉转优雅的艺术氛围,等等,只要不违反方志编纂的有关原则,当属可接受范围。
  (二)使用规范典雅和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但不媚俗
  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语言精美,规范典雅,文章才能流传久远。方志的语言也应该注意大众化,必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简洁流畅。方志语言通俗化的标志之一,是需要包容时代性。时代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进步,语言也不断发展。新方志要积极主动运用富于时代性的语汇来反映时代风貌,字里行间要听到时代的脉搏、时代的强音。但语言的发展永远是渐变式,规范的现代汉语是时间淬炼的结果,其稳定性不易撼动。 “神马都是浮云”等等网络坊间俚语尽管使用率高,充斥主流媒体,却无法登上方志书为国立言、为民立言、为一方水土立言的大雅之堂。方志同其他著述一样,离不开通俗化语言这个最重要的工具,但还是有更高的要求,因为方志不仅为当代人使用,还有流传后世、流芳百代的编纂抱负。所以,不懂辨别规范的现代汉语的读者,自然难以领略方志语言之美,与之更无可读性可言。
   
   (海珠区地方志办 卫倩如)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