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5

在以前的茶楼,粉果是一款外形与虾饺或是香茜饺相似的点心。根据资料显示,原来在明朝已有关于粉果的记载。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平常则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脂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荼蘼露、竹胎(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则兴茶素相杂而行者也,一名曰粉角。”有人称广式粉果又叫“娥姐粉果”,相传粉果的创制人是一名叫“娥姐”的女佣,因粉果别具风味而被“茶香室”的老板看中,特聘娥姐主持制作,并以娥姐命名此点心。粉果的外皮与形状较虾饺略大,而且不一定是半月形,馅却有虾肉、鲜猪肉、叉烧、笋肉、冬菇等,风味与虾饺不同;与虾饺另一异点是,粉果可以隔水蒸,也可以用油半煎炸,为煎粉果。 随着越来越多新式点心的出现,粉果也越来越少见于现在的茶楼点心之中了。